如何看待朋友圈里一直在旅行的人?(探讨旅行背后的心理与生活态度)

“有的人平时不怎么喜欢发朋友圈,也不喜欢晒自拍照,就只是喜欢发旅游的照片。这些在朋友圈晒旅游照片的人是什么心态?”如何看待朋友圈里一直在旅行的人?(探讨旅行背后的心理与生活态度)

网友:一朋友,出去旅游5天,那几天我打开朋友圈都是她的动态……

每一个喜欢发朋友圈的人,都有一颗孤独的灵魂,每一个孤独的灵魂,都在默默的寻找着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,而朋友圈,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舞台。

网友:十一假期的时候,我在家门口的某县小吃遇到了单位的同事老王,我们俩各自低下了头。毕竟朋友圈的照片显示,这时候他应该在巴厘岛,而我应该在巴黎……

朋友圈有位男的,天天发旅游的照片,开始我还很羡慕,他可以这么多假期,像不用去上班似的,天天去玩。后来有天,看完他发旅游照片,然后在地铁上遇到他,才明白原来都是存着旅游的照片隔几天发一点。制造经常去旅游的假象,不过他发的照片还是很好看的,也许只是整理照片需要时间,所以为了保证品质才有空处理一点发一点。

网友:前阵子,旅游发了朋友圈,怕别人不喜欢,发了几天就没发了,回来过后,朋友还发微信问我回来没?怎么不见发旅游图片了,她说她最喜欢看朋友旅行拍的照片了,这样好像也跟着旅行一样,顺便了解下哪里好玩,下次就可以计划出行了。

在路上的时光,我所发的每一条朋友圈,就像雷达发出了信号,让我了解到原来谁谁谁和我有相似的经历、和我看过同样的风景、有同样的心情,谁又因为是过来人可以给我提出建议和帮助,谁又将要前来而我又可以提供相关资讯。

为啥“旅游照片”会被单独提名,成为朋友圈的众矢之的?

旅行=生活,但旅行又高于生活。

在旅游的过程,也继续着生活的过程,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生活的场所。

旅游,它来源于生活,但高于生活,旅途中,我们总是会遇见新鲜的事物,接触到不同以往的人群,品尝到从未碰触的美食,解决一些突发事件……平时生活乏善可陈的,在旅游中有那么一点感动是平常没有的,那都能成为发圈的素材了。

点赞=LIKE、已阅、认同、喜欢。

按照马斯洛生存需求层次理论,在满足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以后,人就会追求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、自我需求。

发朋友圈,是现在所有方式中,能满足后面3个需求层次最方便快捷、最低成本、最覆盖面广、最能跨越时空的方式之一了。

朋友看了你的朋友圈点赞,是朋友的社交需求,再叠加你的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不会亲口跟家里老爸说,“今天去了……玩得不错啊,你和老妈拍的照片好好看。”但是在朋友圈里点个赞,表示LIKE,老爸看到就是心里感到被尊重了、被赞同了、被喜欢了。

其实,在朋友圈发旅游照,更多的是为了分享和记录。

除了这一生,我们又没有其他时间,每一次旅游都是珍贵的,同时,朋友圈分享的图文,将来走不动的时候,可以坐下来翻看翻看朋友圈,回味当时的喜悦和与朋友们的互动。更多的是一种生活记录。

 

版权声明